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Portal
导航
BBS
业界
文化
菜品
登录
业界快讯
美食商家
食界人物
职场生崖
食史
食俗
养生
食谈
菜点
厨艺
食品
食材
清真味道网
»
导航
›
菜品
›
各地羊汤
›
底蕴浓厚滋味美:陕西第一面 Biangbiang面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527
|
回复:
0
底蕴浓厚滋味美:陕西第一面 Biangbiang面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68671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阿里
当前离线
积分
167
78
主题
2
回帖
167
积分
版主
积分
167
+ 关注
发消息
阿里
发表于 2018-6-5 04:51:18
|
查看全部
|
阅读模式
裤带宽的扯面,一根足有二尺多长,调上红亮亮的油泼辣子,嚼在嘴里汤浓肉香,不知不觉就能吃上一大海碗,这就是Biang biang面的特殊魅力。Biangbiang面,绝对是陕西第一面,这Biang字,也据说是中文里最复杂的字!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祖籍四川,生长在江西,在西安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早已入乡随俗,秦地口味取代了家乡口味。一大老碗Biangbiang面,是他眼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安风味。秦人的质朴厚道、热情豪迈、坚韧粗犷、泼辣爽快,都融汇在这一碗调着辣子的面条里了。一方水土的独特饮食,自然养育出这一方水土独特的人。在他看来,秦地的饮食及民俗习惯,自然反映着秦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也打上了深刻的秦文化烙印。Biangbiang面入口的味道与秦人身上散发的味道是完全精准匹配的。他还告诉记者:“我们在花费巨大精力打造海量文化品牌的时刻,应当分出精力来关注一些文化中的切片、亮点、细节。越抓住细微的地方,越容易走向民间,关键在于怎么去打造。Biangbiang面作为陕西第一面,无论从味道、形态、名字,以及背后承载的极富地域特色和陕西人性格特征的民俗文化,都能迅速抓住眼球和人们的胃口,这就是西安独有的饮食文化名片。Biangbiang面如此好吃,如此有名,我们今后对Biangbiang面的推广和挖掘应更加深入,更加集中,让更多外来者了解这种美食,并通过这种美食来了解西安,记住西安。”
曾经多次登上央视春晚及中秋晚会舞台的著名非遗专家王智告诉记者,关于Biang的字音,民间有多种说法: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 biang的声音;面扔空中落在锅里的滚烫水中发出那种声音……
此外,Biang字在汉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汉字中笔画最多、书写最复杂的汉字,写法至少有10种,最少的54画,最多的71画。还有多种不同的歌谣世代相传,这些歌谣恰恰反映出了它的书写顺序和间架结构。Biang biang面作为最有代表性的面食、Biang字作为最独特的汉字、Biang字歌谣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关中民俗文化符号,均有可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德国的民俗文化志愿者Udo.mills(米五斗)也被这特别的面条所吸引, 他说:“ Biang字像一个图腾,也像一幅画,我觉得无论文化背景、语言文字,只要是看过Biang字的人们,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尝试的冲动。”(来源: 西安晚报)
附:biang字歌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了车车走咸阳。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xahalal@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清真味道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276号
陕ICP备11003471号-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