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章 -> 文化 -> 食谈

    李帆|为什么兰州人见不得“兰州拉面”

    食谈

    2018-05-19 03:11:06

    365901 0

    外省的网友都不理解,只要说“兰州拉面”,就有一大票极端派兰州人出来撕逼,一定要改口兰州牛肉面才行。
    理解万岁。不能一味地说兰州人小器。有外地朋友仰慕兰州拉面久矣,来兰之后见馆子就问,你们这里有兰州拉面吗?找到第八家,终于有老板听懂了,冷冷地对伙房说:“给他们每人下碗细的。”
    在兰州,牛肉面是学名,昵称是牛大碗、大碗,或者牛大。也有叫“兰州拉面”的,可视为旅游专供,味道一般般。
    每个兰州人都有专属自己的牛肉面馆,作为心灵神殿。我觉得我家楼下的就不错。不一定有名,太有名的一激动就乱开分店,很快堕落成旅游专供。
    有名的馆子几年一换,就像《雪山飞狐》里,胡苗两家每隔几代就会出一个顶尖高手一样。
    双飞在西部圣城兰州特指肉蛋双飞,牛肉面最初级的奢侈配餐。和南部圣域东莞不同,在兰州请人双飞全无压力。
    牛肉面6块,一份肉7块,鸡蛋一个1块,一份双飞才14块,太便宜了,彼时,我一贫如洗,只能吃得起什么都不加的面。什么都不加的牛肉面里,牛肉和康师傅调料包一样多。
    所以,牛肉面还有个别称——兰州清汤牛肉面。
    在兰州,牛肉面还被看做一般等价物,所有的消费,衣服、婚宴、培训课程,房价,我是说所有,都可以折价成牛肉面的碗数。兰州牛肉面涨价曾经惊动过纽约时报,当然,大多数兰州人是不知道这件事的,毫无疑问,我属于少数有文化的兰州人。
    终于吃得起肉蛋双飞的时候,我一年只能回一次兰州。剩下的日子,只好去青海人的兰州拉面馆解馋,味道令人悲愤,吃着吃着,我也变成了极端派,见到“兰州拉面”四个字,当人弹的心都有。
    以上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兰州人见不得“兰州拉面”四个字。
    20多年前,就嚷嚷着让牛肉面走出兰州,我大学毕业了还没走成。中间还有美国加州牛肉面到兰州搅局。牛肉面没本事踢馆,但也不许别人砸场子,不到半年,就让加州的归加州,兰州的归兰州。
    在外的兰州人回到兰州,一般有两个两个选择,一,回家;二,回最近的牛肉面馆。百分之四十的人选择二。
    之所以只有百分之四十,是因为很多人回家时已过下午。作为神圣化的传统,牛肉面只卖早午两餐,到了晚上,汤就糊了,不再清澈的汤,也就不好喝了。
    在兰州,神圣化牛肉面的思潮一直没有停止,在最热闹的步行街树起一座牛肉面的雕塑,成为这一运动的最高潮。没几年,因为空气污染,这碗雕塑愈加肮脏恶俗,终于拆掉了。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摩西十诫》。拜面不如吃面,怀着崇敬的心,吃完所有的面条,喝尽每一口汤,连蒜苗和芫荽都不剩下,这才是对牛肉面至高的信仰。
    牛肉面真正走出兰州的时候,我女儿都已经1岁了,味道还原度高达60%,足以抚慰在异乡备受委屈的兰州胃,面18块一碗,双飞高达30块钱也不算什么,好歹比回兰州的打折机票便宜。

    牛肉面的古典吃法是蹲在马路牙子上吃,吃完把空碗放在地上。我姥爷去年去世了,可以想见,这一流派随着老一代人的远去而逐渐失传。
    因为牛肉面已经神圣化,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动,都会十分长久,还要极为小心,从而取得激进派,中间派和保守派的一致认可。如果冒然涨价,势必引发本城内战。
    出于以上原因和朴素的极简主义,极少有牛肉面馆提供托盘,我年少之时,有多少次,端着一碗面指头都快烫掉了,贫穷作为伟大的信念支持我绝不会扔碗,还有,一旦不慎把面汤撒到别人身上,一个本来美好的早晨,也许会演化出一场无妄的血光之灾。不要忘记,兰州也曾是著名的暴力城市。
    亲眼所见,两个热血青年因为辣子油这点事开战。热血青年A将一碗滚烫的牛肉面直接扣到B脑袋上,然后放弃决斗,极为热血地撒腿就跑。热血青年B拍给老板50块钱,抢过一把切牛肉的刀追杀出去。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我以生平最快的速度吃完面,离开。
    当年,我去北京实习的时候,有Beijinger问我是哪里人。告诉她我是兰州人之后,她怜悯地看着我:“就你这样儿,在兰州怎么混?”
    “夹缝里求生存。”
    我小舅快50岁的时候,还被人打成脑震荡。今年我见他的时候,他的头发也白得差不多了。一代古惑仔变老,新兰州人觉得赚钱比打架性感,大家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吃碗面。
    更让人高兴的是,现在,兰州牛肉面几乎都有托盘。
    兰州人的牛肉面进阶从一岁时的毛细开始,之后看个人修为,如果在十岁就能达到二细阶段,恭喜你,前途无量,从此可以享受各种面型,吃面无碍。
    我到二细就停止不前,这是我的宿命。
    我姥爷壮年时喜欢大宽,老年时觉得小宽其实更有味道。又想到了武侠小说,这次是《神雕侠侣》里的独孤求败。
    有些面型只在传说中存在,比如二柱(指)子,有说跟两根小指一样粗,有说跟一根小指一样。下到锅里要滚十分钟才熟。之所以是传说,是因为在我有生之年,从来没见过身边任何一个兰州人下过二柱子。
    而我想到一根像小指一样粗的面顶在我的嗓子眼,就会产生强烈的窒息感,I an not the one——我永远不是那个人。在牛肉面的国度里,我永远是个普通人,传说与我无缘。
    兰州牛肉面进入外地之后,给了青海拉面社团莫大的压力,很快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对兰州牛肉面进行围剿。理由之一是三百米内只能有一家兰州拉面。

    哈!哈!哈!
    请允许兰州人对天狂笑三声。兰州的随便一条街上可以门挨门连开几家牛肉面馆。兰州牛肉面做到如此口碑,除了原料之外,就是竞争激烈。新开的牛肉面馆,如果味道不好吃,即使狂送鸡蛋,也撑不了几个月。
    只要愿意,牛肉面馆的距离莫说三百米,负五米都行。我就见过一家牛肉面馆因为老店拆迁,就在别人店里,开起了套牌牛肉面。这家店叫沙家,特色是遇到学生顾客会多抓两片肉,再就是放蒜泥——在牛肉面中不常见的调料。
    冒充兰州拉面的青海人都来自化隆。和兰州牛肉面的互撕最后惊动了两地政府。当然,我也理解对化隆的宽容。如果不让他们继续做正经的拉面生意,他们就会从事更加不靠谱的买卖,有兴趣的请百度化隆造。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再说一遍,我是我见过最有文化的人之一。
    一改在本地的俭朴,兰州牛肉面在外省走高端路线。从产地运来牛肉、面粉之后,还空投了兰州最麻利的下面小伙和最标致的开票姑娘。还坚持只做中餐和晚餐档。
    装修按照外地人对神秘西部的想象来,还挂上兰州的老照片,白塔山、中山桥。噢耶。我曾住在兰州最神秘的王保保城,对这些毫无兴趣,真正让我介怀的是,“二柱子”作为一种面型,公然地挂在店里做介绍。
    在兰州,二柱子是食客和老板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没有谁会如此张扬,公然讨论二柱子,否则谁都不好收场。但在遥远的深圳,不但有二柱子的介绍,还挂出来照片——原来是一根小指粗细,不是两根,尤里卡,我明白了。在30岁之后,我终于见识到了知识的本源。
    “我要一个二柱子。”一个南方口音的程序员沉思片刻,结结巴巴地说。主啊,我的耳朵已经被亵渎,在他端走这碗面之前,我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虽然看过了照片中的造型,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只要看到这碗面本尊,便是我真正的僭越。
    下一年回兰州的时候,必须将正价机票减去打折机票的余款,全部换成肉蛋双飞,以每天早中各一次的频率,完成我的燔祭。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1738

    • 文章

      867

    • UID

      1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