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章 -> 文化 -> 食俗

    马尚林|四川回族的饮食习俗述略

    食俗

    2017-03-26 14:06:39

    362942 0

    回族先民自唐代入川,经历宋、元、明、清时期回族大量入川,分布于巴蜀大地的各个角落。四川回族在饮食上遵从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四川古称巴蜀之地,号称“天府之国”,位于长江上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环绕,江河纵横,盛产粮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断,家畜家禽品种齐全,川西北、川南、川北、川东的许多地区畜养牛、羊,山岳深丘特产银耳、虫草、贝母、竹荪、鹿、獐、雉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又有雅鱼、岩鲤、江团。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都为四川回族清真菜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族在四川属散居民族,他们与汉、彝、藏、羌、苗等族杂居生活在一起,在回族聚居的地方,自成街区、村落,从而形成明显的“大分散、小聚居”状况。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与其他民族在生产技术、科学文化、商业贸易、饮食文化上互相帮助,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影响,较好地吸取了其他民族的烹调精华。因地处四川,受川菜重用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等调味方法的影响,四川回族清真菜味道上趋于川味化。如生活在松潘、阿坝、茂县、汶川、若尔盖、金川、小金、丹巴、康定等地的川西北回族,由于长期与藏、羌、汉等民族交错杂处,他们将藏族的风干牛、羊肉引入自己的食俗中,加以改造,配以各种香料,制成了五香风干肉、椒盐风干肉。此外,生活在这里的回族,经商者多,路途遥远需自备食品,而藏族的糌粑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方便食品,配以酥油,其味甚佳,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转化为川西北回族大多数家庭的早餐。部分与羌族杂居的回族,将其玉米面制作方法引进,更进一步扩大了川西北回族食品的种类。再有川西北回族在同川中内地汉族的商业交住中,将内地所产大米运入川西北高原,或以当地所产的胡豆(蚕豆)与内地人换取大米作为主食之一。四川回族经营的饭馆以米、面食品为主,以抄手、饺子、机器面、牛羊杂、牛羊肉、腊鹅、板鸭、卤兔、鹅、炒菜为代表,以川味的麻、辣为主味,所用调 味品以四川所产的各种调味品为主,如红烧牛肉(须用郫县豆瓣、花椒、鲜姜等为调味主料)、椒麻鸡(鹅)、水煮牛肉、尖椒牛肉丝、麻辣凉粉、火锅粉、牛柳粉丝等。这些都说明,四川回族具有从俗随和的灵活性和善于吸取、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表明川味清真菜是四川回族对兄弟民族饮食的创造性发挥,既保持了自身饮食的禁忌习惯,又很好地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回族的饮食文化。
    平时,四川回族群众喜欢吃的佳肴有:粉蒸牛羊肉、清炖牛羊肉、红烧牛肉、烤羊肉串、牛肉干巴、板鸭、板鹅等,川西北回族还喜吃独具本地回族特色的用牛小肠做的肉肠和米肠、手抓肉、抓饭等。凉山西昌回族喜欢吃用独特方法做成的“腊鹅”、“腊鸭”,常吃的方便食品有用小麦、燕麦、豌豆、面粉加牛羊肉粒做成的炒面、清真糕点等。喜吃羊肉馅子面、烩面、芹菜牛肉大包、小笼包子、扯面片、牛羊杂米粉等。还喜欢吃回族的一些传统食品,如油香、麻花、馓子、炸糕、八宝饭、干粮馍等。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本民族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长期积累起来的整套适应体系,是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最佳适应选择。四川回族在与各民族的相互交往中,彼此相互依存而共生,除顽强保持自身文化外,还合理吸收周边各民族的文化。在饮食文化上,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吃什么的问题,而是他们借鉴其他民族的一些饮食制作方式,同时又保持自身的饮食禁忌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川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体系。笔者以为,这个饮食文化体系应包括筵席、小吃、传统风味食品、饮料等方面。

    四川回族的筵席形式多样,家常请客,中午多吃臊子面或牛肉、鸡丝汤米粉,菜肴随意而变。成都地区回族筵席分一般席桌和大菜席桌两类。一般席桌为“牛八碗”和“三出头”两类。牛八碗:四样牛肉菜,每样双碗;或八碗不同的牛肉菜,其制作为蒸、炖、炒、烧、拌各种式样。炒在这里一般是炒牛肝。牛八碗也有使用鸡、鸭、鹅、鱼代替一两样牛肉菜肴的,档次自然就高一些。牛八碗一般适用于婚丧宴。三出头:据说此名称为清末成都穆斯林余海亭创造,多见于圣纪节、开斋节、喜事聚宴。三出头组成大概为:先上一碗烩杂碎(牛羊的肝、腰、肚、心等),其次陆续上八宝饭、蒸肉,再次上酥肉、凉菜或凉拌鹅块等三样菜中之一,此三种菜可随意变换。然后是固定的六碗菜:两碗片肉,两碗炖肉,两碗烧肉,有的还加两碗丸子汤。在三出头的菜肴中,也使用鸡、鸭之类代替一二种牛肉菜肴,品类随意,这两个一般席桌一直沿用至今。
    大菜席桌分为海参席和鱼翅席两类,席名取决于第一道菜。大菜筵席的组合大致是:冷菜4—13个,称十三巧,由单碟组成,荤素皆备,也有增六围碟中盘、四冷碟、四热碟、一中盘等多种形式。热菜一般10个,第一道品级最高,为海参、鱼翅或鱿鱼、鲍鱼。冷菜头菜中间上一道小吃(称中点)。座汤,二汤菜,用盅子或火锅(成都旧式的火锅)装三色鱼丸、奶汤素烩、三鲜火锅、白菜丸子等。随饭菜二至四样,炒绿豆芽、姜汁菠菜、韭菜肉丝、肉末芹菜、四川泡菜。
    大菜席桌菜肴大概有鸡汤烩鱼翅、鸡汤烩海参、奶汤鲍鱼、鸡脑鱼肚、脆皮鱼、瓦块鱼、糖醋鱼、脆皮仔鸭、红烧鲢鱼、鱿鱼什锦、肥坨鱼(江团)、四冷盘、攒盘等。四冷盘指凉拌肉丝粉条、卤肝腰、卤肉片(香糟肉)、凉拌鸡片等四色。攒盘是用大约一尺五寸直径的大瓷盘盛与冷盘相同的凉菜。这种名贵席桌尚配有甜食八宝锅蒸、扁豆泥、冰糖银耳羹、雪梨羹等,也配有荷叶饼(麦粉发面做的小花卷),好使客人混鱼汤吃。大菜席桌一般是酬谢筵、做寿、婚嫁会亲等喜事时吃。
    大菜席分餐馆包席和家里包席。家里包席由餐馆主厨及其助手、徒弟挑全部筵席用品用料到主人家做。建国前,成都最著名的两座包席餐馆叫宴乐春和鑫记餐馆。宴乐春开设较早,在皇城坝中段,为马显之经营;鑫记,又名德和楼,在成都东御街口,由张福生、马庆三、马有福、谭金亭4人合资经营,除自己掌锅外,又请名厨师陈东山(回族)主厨。鑫记的软烧鸭、糖片鸭子、大转弯(鸡翅)、大烧鲍鱼、红烧海参、鲜烧鱼肚、五柳鱼、烧牛羊头、叫花子鸡、贝母鸡(腹内挖空填贝母蒸之)很有名。
    宴乐春和鑫记均能制作如红烧大转鸭、竹荪鸽蛋(清汤)、番茄牛尾、软烧填鸭、糖片填鸭、什锦海参、竹荪浮元(鸡脯、鸡蛋丸子)、玉筍鲍鱼、什锦鲍鱼、韭黄鱿鱼丝、大烧鲍鱼、鲜烧鱼肚、红烧海参、干煸鱿鱼丝、凤尾鱼翅、烧鱼唇、柞板羊糕等。过去,回族筵席中还流行“席花”,即筵席间摆在桌面、人手一份以供擦拭碗筷调羹的特制印花纸。因白纸上有图案形的木刻水印彩色画,故得名。白纸条约3至4寸宽,6寸至8寸长,中间折叠一面印图案,如喜鹊闹梅、平沙落雁、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同时又兼有民间剪纸格调,实为席间艺术品,现已失传。
    目前,大菜席已不存在。但成都回民马昭琪所开设的四川皇城伊斯兰大餐厅、彭州市清真星月楼等回族伊斯兰清真餐馆,仍在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四川回族饮食文化。
    西昌回族宴客,家常宴以腊鹅、板鸭及牛羊肉干巴为上品,并配鸡、鱼或牛羊鲜肉。农村多为“三盘”、“九碗”两类。平常来客,多用3盘主菜,加3碗汤菜招待客人。菜肴的质量与品种,依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来贵宾或举办婚丧礼仪活动或纪念时,则摆“九大碗”。九大碗,一般为5个品种,即一碗单菜,一般是西昌回族特有的腊鹅;八碗双菜,一般为两碗红烧牛肉,两碗白片牛(羊)肉,两碗牛肉干巴,两碗牛(羊)杂碎汤(一般多选干笋子相配)。九大碗中,单菜和4碗干菜,摆法都有一定之规,一般为将鹅(腊鹅)、鸭(腊鸭)、牛、羊肉煮熟后,切成大小、厚薄一致的长方形块片,装平碗后,再从碗口向上,整齐有序地将肉块站立,摆成尖堆,堆顶横放一块“盖面菜”。九大碗宴席入座、拈菜、吃饭,都很讲究礼仪:“入座前,要让长辈、外客坐上方”,俗称上八位;辈分、年岁次者坐“下八位”;晚辈侧坐。吃主菜时,先由一人举筷向全席人打招呼:“请”,全桌同时举箸,让尊长和远客先拈盖面菜,其余的人顺着自己对面方位去拈,不能满碗翻选。下次再“请”再拈,各取所需,不愿吃或吃不了的肉,放在面前桌上。吃完饭时,退还碗中或由主人事先准备好的纸或袋包好,拿回家吃,俗称“包残包”,先吃完饭者,要向尚在吃的人打招呼:“慢请”,然后将筷子整齐地放在自己吃饭的碗口上。不能先吃完就走,待全桌人吃毕,由一人先说“落箸”,各人双手举箸,相互致意,将筷子放在桌上,才一齐离开座位。从入席到散席,主人都要亲自或专人站在桌旁奉菜,并有专人分别端菜(结婚还要增一道糖茶)、添饭、添汤。凡这些人来服务时,全席的人都要向他们表示谢意说“得罪了”或“麻烦了”。丧事或祭典,席间还要增一道“油香”。客人饭毕后,要齐做“读阿”后,方能散席。走时,要向主人道“色瓦补”(谢谢),主人回答“安德克”(太菲薄)。
    四川回族小吃,历来丰富多彩,别具一格,遐迩闻名,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讲究洁、爽、精、美,在色、香、味、形上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独展风骚,享誉天府。
    成都地区回族小吃,历来有名。回民小吃以往在皇城坝、西御街、东鹅市巷、永靖街等清真店出售,仅面食、糯米、红苕等制作的品类就数不胜数,如牛肉包子、锅魁切面、花卷、焦粑、酥饼、冰糖红苕、马蹄糕、黄糕、糯米头等。其他如甜咸豆腐脑、金钱薄脆、麻花、馓子、油香、油炸面花、蒸饼等。单是锅魁,就有椒盐、糖、混糖、揉糖、旋子、葱油之别。切面品种众多,主要区分在臊子上。花卷亦有甜、咸、荷叶饼等三四种。此外,还有皇城坝的肺片、黄糕、藕稀饭、青蛙米糕、麻酱米酥、手摊凉粉、牛羊杂碎汤(泡油条吃)等。在众多小吃中,有两种是成都回民独有的,即焦粑和酥饼。
    焦粑:麦粉烫水揉制成旋子小油饼,心子为牛肉、葱、盐、花椒末,以炭火烤煎熟,边烤边涂清油,成后香气扑鼻,有似现今的肉锅魁,但更有奇香。过去,成都清真正兴店马耀如专门经营焦粑。
    酥饼:形状似旋子锅魁,但为四方形,上表面以清油、盐等使其“起酥”,以木炭上下火烤制,回民有拿牛油加料烤制的,热吃别有风味。
    这两种小吃,已难寻踪迹,现出售者已失原味。
    此外,成都回族马忠福制作的别具风味的牛肉烧麦、拉酥等也深受回、汉族群众欢迎。
    西昌回民小吃,种类甚多,较有名气的有牛羊杂米粉、芹菜牛肉包、油漩饼、红糕、麻辣咸、腊鹅、牛肉干巴等。
    四川川北盐亭的回民小吃也颇具特色,主要有回回火烧馍、牛羊杂碎、盘花馓、羊肉泡馍、清蒸羊肉、油饼子等。
    川西北松潘等地回民用牛小肠做成肉肠和米肠也是当地颇受欢迎的佳肴。另外,川西北回族在小吃上多以麻辣味为主,如酸辣粉、粉汤、牛杂碎、抄手、火锅粉、麻辣凉粉、凉面等,兼卖一些如汤圆、醪糟蛋等甜食。
    四川回族制作的清真风味传统食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饮誉天府,深受各族人民喜爱。比较驰名的有:
    成都“王胖鸭”。1919年由原福兴隆鸡鸭店主王有福始创,新店址坐落在半边桥街。“王胖鸭”选料精,做工独特,系成都市命名的名小吃。将肥壮肉嫩的鸭剖开后,用坚硬竹片从腹内撑住胸脯,使其隆起,往腹内加入调料,放入煮沸的卤液中浸烫,使鸭皮伸展,形态固定,用饴糖均匀地抹在鸭体上,钩住鸭头,放入特别的木炭炉中烘烤,烧熟后切成条状放置盘中,浇上卤汁即可食用。王胖鸭皮酥肉嫩,肥而不腻,色呈金黄,色、香、味俱佳。
    保宁干牛肉。产于阆中市,俗称“张飞干牛肉”,为明末清初回民王氏兄弟制作,至今已有200年历史。它分生、熟两种。保宁干牛肉外表烟黑,肉色显玫红,滋润光亮,肉质细嫩、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五味俱香,具有浓郁的山野味,系南充市名小吃。
    马癞子牛肉。已有近百年历史,创始人马兴顺。其牛肉配料讲究,制作须经四道工序方能完成。他制作的牛肉黄亮油润,软酥可口,浓香四溢,火巴而不烂,陶罐盛装,热鲜味美。为南充市名小吃。
    保宁白糖蒸馍。系清乾隆年间回民糕点师哈公奎所创。它以上等白面、白糖、桂花为原料,发酵不用碱而独具特色,具有浓郁的桂花鲜香,色白如雪,柔和绵软,香甜可口,耐运耐储,炎夏一月,冬令半年,不变质走味,回笼再蒸,外皮犹在,与鲜食无异,为阆中市名小吃。大画家丰子恺在阆中办画展,曾有诗云“锦屏山下客流连,蒸馍油茶胜绮筵”。
    保宁白糖烧饼。阆中名特产之一。由阆中回民先祖仿照古波斯胡饼制法,用麦粉、桂花、白糖、菜油为主要原料,匀混作饼,烘烤而成,至少有300年历史。其色成酱红,酷似月饼,入口酥脆,桂花溢香,甜美可口。
    烧腊牛肉。系川北盐亭名特食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盐亭北街回民马登荣创制。其制作过程是把上乘的牛肉煮到八成熟便捞起来,刷上花椒盐和芝麻油,再用柴火烤,烤了再刷,刷了再烤,至烤全熟有浓香而止。其色嫣红油亮,肉丝毕现,香气溢外,软不垫牙。
    安家挂面。为盐亭安家街上回民手工创制,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品以小麦精粉为主料,适量加入香油、食盐、鸡蛋反复搅拌、盘条,待制到细如银丝后,再高悬挂干而成。其色白条细,耐煮汤清,内空外圆,味美营养,受到广大群众喜欢,堪与川内著名的中江挂面媲美。
    清真园牛杂米粉。系四川凉山州名优小吃,经营者为西昌回民杨纯秀。制作技艺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米粉在会理、云南称为米线。清末民初迁居西昌的马姓、金姓回族以善烹牛羊肉著称,他们将牛肠、牛头、牛蹄、牛肚经燎、刮、烫、洗、漂等数道工序,漂去血水,用秘制香料将其下锅炖煮,肉熟至火巴,捞出切片,肉汤加牛骨和水、香料熬成浓汤。将切好的牛杂加汤烧煮,把米粉烫热入碗,加牛杂和浓汤配以芫荽、葱、酸菜即成。深受西昌各族群众喜爱。其特点是肉火巴、汤鲜,极富营养,已成为西昌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喜爱的早餐食品之一。
    油香。是回族的传统食品,也是回族节日、庆典、纪念日的主要食品。它是用小麦面加碱、盐炸制的面食,也有用面粉发酵后加糖制成发面的油香。相传油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在四川因各地情况不一,回民在油香的大小、形状上和用料上各有不同。制作油香是回民生活中非常庄重而严肃的一件事,凡参与炸油香的人事先均需洗大净。家中妇女即使不会做,也要请邻近的回族妇女代劳。油香炸好以后,先敬客人,馈赠亲朋,以示其贵重和对亲朋的尊重。主人在敬油香时,说“口到油香”,客人或亲朋则答“色瓦补”,主人则答“安德克”。油香不准直接用嘴咬着吃,而是用手掰成块吃。
    四川回族在饮食习俗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饮料的选择上。回族入川,在饮俗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先辈的饮茶习俗,喜欢茶,在回族家庭中茶是必不可少的。回族人民不仅有饮茶的嗜好,而且将茶当作待客的佳品和连接感情的纽带,逢喜庆日子和家里来客人时,主人都要端上一盅新沏的盖碗茶,有的地方用茶壶泡茶,用小杯敬上,还有的地方如凉山州农村回民喜用茶壶沏茶,并用搪瓷小杯敬茶,以示尊敬和欢迎。订婚嫁娶,男方所送聘礼中都喜欢送名贵茶,婚宴上还要上一道糖茶。一直等到小两口添得儿女,还用“报喜茶”馈赠族人、亲友。西昌、米易等地的回族喜饮“炕罐茶”,即用一种烧红遇水不裂的特制土陶罐,在火上烤烫后,放入茶叶,边炕边摇动,待茶叶炕干透,发出香味,便将水冲下去。这种炕罐茶清香沁人,风味独特。川西北回族受藏、汉民族影响,以砖茶、大杆茶、四川茉莉花茶为主,经济情况较好的用上好绿茶、龙井、毛尖、碧螺春等。在四川回族中,不仅回族群众有饮糖茶、盖碗茶的习俗,回民开办的餐厅、饭店也备有糖茶、盖碗茶。糖茶分红糖砖茶、白糖青茶、冰糖沱茶。盖碗茶通常有十二味:茶叶、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柿饼、苹果、枸杞等。这种盖碗茶营养成分高,越饮味越浓,具有止渴、生津、解热、消毒、明目、助消化、抗衰老、消除疲劳等功效。逢年过节,探望老人长辈要送“礼茶”,给老人过生日时的茶叫“寿茶”等等。
    四川回族饮茶也讲究茶文化。讲究茶具,带花鸟山水图案的茶盅、茶壶、茶杯颇受欢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还专向陶瓷厂订制烧写上阿拉伯文的杯、壶。
    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四川回族在饮食活动中十分注重礼仪。他们除遵守伊斯兰教的禁食戒律外,在饮食活动中讲卫生,基本做到了饮食要洁、衣服要洁、身体要洁。尤为可贵的是,在饮食活动中,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厌恶糟蹋食物。尊敬老人、尊敬长辈,热情款待客人,做出饭菜时首先端给老人“口道”(尝),待客就座请长者、客人入上席。待他们动筷以后其他人才动筷。席间不说污言秽语及不礼貌的话,不贬嫌食物,不在碗里乱吹乱搅,要小口进食,不狼吞虎咽,不嚼出响声。节日活动更是如此。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中重要内容。四川回族饮食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巴蜀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伊斯兰文化的个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历史悠久。四川回民饮食文化是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回回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至少可上溯到元代回族入川在巴蜀各地所制作的清真饮食。元代宫廷中,回回饮 食已占有一定地位,元人忽思慧撰《饮膳正要》中就有关于回回饮食的记载。至今四川各地回民的一些民族风味食品仍有明显的阿拉伯、波斯的特点,如油香、炸面花、烧馍等。且回族中各地有“回回三大行,羊肉饮食贩菜粮”、“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等俗语,说明回族从事饮食业的人多。
         (二)宗教性。四川回民的饮食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关于饮食方面的规定,在饮食活动中禁戒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对性情污秽、凶恶的动物以及形状怪导的鱼类一般都禁食,而且在宰牲时还有一系列讲究,特别是忌食猪肉,这就使其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形成了他们共同的清真饮食心理和情感,即使一些宗教意识很淡薄的人,在饮食方面一般也注意清真,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个性。从其宗教影响,也引申出四川回族饮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即饮食品的干净卫生。
         (三)地域性。四川回族是较为典型的散居民族,受地域的影响,在饮食文化上表现出饮食风味的多样性,如主食方面北方以面食为主,四川则以米食为主。口味上,由于所处地理环境相对潮湿,又受川菜的影响,因而既不像西北地区喜酸辣,也不同于南方沿海地区喜甜食、味清淡,而是甜、咸、辣、麻俱全,以麻、辣为主味。
         (四)回族特别喜爱牛羊肉,在四川回族的菜肴中牛羊肉菜肴占的比例相当大。这和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有关。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鸡、鸭、鱼等肉,禁戒猪、驴、骡、马、狗等肉,清代回族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中说“惟驼、牛、羊独具纯德,补益诚多,可以供食”。加之牛、羊自身洁净,肉味可口,性情温顺,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食之,开胃健力,益肾补虚,确能强身健体。
         (五)融合性。四川回族长期与汉、羌、彝、藏、苗等族和谐相处,生息与共,互相学习,互相充实。在饮食文化上,既吸收兄弟民族的烹调经验,又引进了很多饮食品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但又顽强地表现着自己的个性,具有融合性。如川西北回族把藏族风干肉引进自己的食俗,制成五香、椒盐风干肉;把藏族的糌粑纳入自己的早餐;把羌族的玉米面制法,引入自己的食谱,增添了食品种类。再如,在烹调技术上,除保留清真饮食的炸、烤、煮等技艺外,又向汉族等其他民族学习了炒、烙、烧、爆、焖、炖、煨、烩、扒、蒸、涮等技艺,川中回族的许多传统食品如王胖鸭、保宁干牛肉等的制作工艺就是明证。
         (六)家传性较强。四川回族的菜肴、小吃品类繁多,但制作方法都是师傅言传手教,有食谱、菜谱,但无做法,也重视老字号独特的风格,在制作技巧上有较强的家传性。如盐亭的“烧腊牛肉”,有100多年历史,由回民马登荣独创,他1955年病故前才把技术传给女儿马洪芳。这就容易使川中回族一些好的传统食品、菜肴失传,这是今后四川回族饮食发展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参考书籍:
        1、马思锐《西昌市民族志》下册,1992年10月打印稿。
        2、文中资料除调查所得,余均引《成都市志•民族志》,四川辞出版社2001年版;《成都少数民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凉山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第294页。
        4、达鹏轩文,载《四川民族史志》1993年第一期。
        5、陈祥超主编《南充名特产》,1986年8月内部发行。
        (本文原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作者西南民族大学马尚林)

    推荐阅读

    文章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 积分

      1738

    • 文章

      867

    • UID

      1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